天津合唱服装租赁,主旋律主旋律款式多多
合唱(hé chàng)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多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
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黄自先生于1933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他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合唱也十分活跃。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久芳、王强、张英民等创作的《幸福河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60年代初期问世的《长征组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瞿希贤等作曲家们改编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阿拉木汗》、《乌苏里船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等,都成为我国合唱经典之品,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还有大量创作合唱歌曲和套曲,使我们的合唱舞台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大学校园从来就是合唱的摇篮,历史上的革命学生运动几乎都伴随着歌咏活动。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合唱更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形式。
中国地区与外国不同,有些是民间固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偶然性的多声部组合音乐,大部分都是合唱音乐雏形,有支声复调,与音乐的汪洋大海比起来,还显得不够丰富。但作为研究很有价值。中国合唱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是第一期。第二期是学堂乐歌时期。沈心工、李淑同的《春游》、《送别》、赵元任的《海韵》(1927年,中国专业合唱作品第一部)、第三期,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抗战时期聂耳、冼星海(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西方专业技法)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也还有学院派的一些合唱歌曲。第四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50―60年代是辉煌期,50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年代的《长征组歌》;70年代有政治合唱。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
中国合唱有很大发展突破,田青的《云南风情》、谭盾的《蜀道行》、陆在易的《祖国母亲》等等大量合唱作品,但受市场经济的约束,有些不能在国内发表而只能在国外发表。
男女声分四个声部的叫混声合唱;男声多声部群唱叫男声合唱;女声多声部群唱叫女声合唱。人数较少的多声部群唱有人称作小合唱。但不能把人数众多的多声部群唱叫大合唱。因为大合唱已有上面所说的另一种含义。五、表演唱也称歌表演。指以唱为主、辅以必要动作(包括简单的舞蹈动作)的一种演唱形式。
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
对于学校来说 ,合唱教育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普及广、意义大"的特点,大力开展合唱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能启迪心智、净化心灵,使学习更富有实效。中国合唱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于2009年7月21日在北京举办"祝福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魅力校园合唱汇演"活动。
抒发爱国情怀、展示校园文化、歌唱美好时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合唱,大力发展合唱教育和开展合唱活动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不容小视。
合唱教育的信息,可以在中国艺术教育网或者百度搜索"魅力校园 合唱"、"合唱教育"、"合唱团队"等找到相关的信息。 |